水泥的粉體狀態(tài) 水泥的粉體狀態(tài)是指:水泥的細度控制值、水泥的顆粒組成(又稱:粒度分布、顆粒級配)、水泥顆粒形貌三者的統(tǒng)稱。它對水泥的強度及性能,有著非常明顯的影響。 2.1水泥細度控制值:水泥細度是表示水泥顆粒大小的技術參數(shù)。國內(nèi)表示方法一般有四種:平均粒徑、篩余、比表面積和顆粒組成。我國水泥工業(yè)生產(chǎn)中常用篩余和比表面積來控制水泥成品的細度。由于水泥標準中延用了0.08mm方孔篩,來測定水泥的細度——篩余值(留在篩面上的物料量占篩析總量的百分數(shù)),因此95%以上的水泥都通過了篩孔,成為了篩下料,它們的顆粒大小不在控制范圍之內(nèi),也就不知道其顆粒組成情況。在水泥顆粒中,3μm以下的顆粒含量對比表面積的變化十分敏感,其稍有增加,比表面積值將成倍增加。而這些顆粒加水即溶,在攪拌過程中,就有許多都已水化完畢,對水泥強度值,尤其是后期強度,起不到增進作用。具體地說,相同的篩余值或比表面積值,其性能及強度值差異很大(見表1)。主要原因就在于≤3μm的顆粒含量,以及>32μm的顆粒含量所不同,而致使存在性能與強度上的差異。所以新的國家標準《通用硅酸鹽水泥》(GB175-2007)之中,推薦水泥企業(yè)使用45μm篩篩余來控制水泥細度。 |